top of page

私院套餐為何與濫收相提並論?

私院套餐為何與濫收相提並論?

林哲玄

2023年2月13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一般香港人都認為套餐比單點「抵食」。開餐廳的朋友說,套餐的食材大批購入,又批量烹調,成本一定比單點低,而且套餐包括餐湯、主菜、甜點和茶啡,也等於包括了這些項目的利潤。既然成本低、利潤項目多,即使打個折扣,總體利潤也比單點高,所以客人「抵食」時,老闆利潤也高一點,是雙贏。


那料醫院收費也有套餐,陷入財困的中大醫院的套餐式收費是讓醫院繼續營運的公認價值之一。那麼,什麼是醫院套餐收費?跟醫院單點收費有什麼不同?


傳統上,病人住院幾天、使用了哪些器械、服了什麼藥物、動了那種手術,每一天、每一項明碼實價,出院付費。這原本是童叟無欺的收費模式,而且大部分香港的私家醫院屬於非牟利機構,沒有什麼不妥。


問題出在醫療風險本身:不確定性是醫療的內在特性。先不談健康影響,不確定性帶來的財政風險往往以十倍漲價計算。順利的膽囊切除手術醫院收費約4萬元,一旦發生嚴重出血或膽管受損,補救手術和術後深切治療所帶來的醫院開支可高達幾十萬元。


保險的作用正是保不時之需,為萬一出事時提供財務保障。


反觀套餐的優點是:醫院計算了某一個手術的平均開支,包括出現併發的超高開支個案;平均開支就是套餐收費的基礎。雖然每個個案會否出現併發症沒法預測,但是併發症出現機率和相應開支則有跡可循。假設膽囊切除手術的嚴重併發機率是1%,發生事故時的醫院開支是順利個案的10倍,那麼100個膽囊切除手術的總醫院開支就大約等於110個順利手術的開支。醫院要推出套餐的話,收費以順利個案醫院開支的1.1倍為基礎,於是病人就分攤了風險。


每位病人付費雖然高了,但不必擔心萬一出大事時承擔高昂的醫院收費,概念上與一次性旅遊保險有點相似。我也經聽說過一些醫院用多收的部分購買保險,風險由保險公司承擔。


可見實報實銷或套餐收費不同之處在於模式,前者迎合以醫療保險付費人士,後者迎合沒有保險所以要求價格確定人士。套餐豐富了私營醫療融資辦法,值得保留,但是套餐與單點醫院收費與「濫收」、「牟利」或「非牟利」沾不上邊,不必大吹大擂、大吵大鬧。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精神健康從何談起? 林哲玄 2023年2月9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三年的疫情沉重打擊了市民,心上的烙印也許不易褪色,甚至留下了一生的遺憾。復常不只是生活的復常、經濟的復甦,更是精神健康的復原。 (一)從市民角度出發 當自己或身邊的親友情緒頻臨崩潰時,到哪裏可以找到援助?是精神科醫生還是社工?是家庭醫生還是學校的老師?是心理學家還是輔導人員?市民也許不一定有頭緒;欲求助而無助正是市民的困境。 家庭

兩地器官移植常規化,受惠的是誰? 林哲玄 2022年12月26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四個月大女嬰芷希由於擴張性心肌病變引致急性心臟衰竭,一度危在旦夕。 今年11月女嬰家長曾公開請求心臟捐贈,卻一直苦無音信,直至12月17日獲得內地一名在意外中頭部重創,腦幹死亡的幼童捐贈心臟。芷希移植心臟之後,生命由倒數變成起步,面前光芒萬丈!在此,我對在痛失孩子時願意捐獻器官幫助別人的內地家長,致以崇高的敬意和

重新審視轉介權讓基層醫療妥貼實行 林哲玄 2022年12月8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當孩子小時候因上課不專心、成績下跌,你曾否會擔心他也許近視了?於是,你打開書本貼在牆上要小朋友讀出文字,卻首先發現自己也看不清楚,更無從知曉這算不算正常。作為家長,是否似曾相識? 本年初,我有兩次難能可貴的機會到訪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當然也包括眼科視光學院。學院設有教學診所,診所裡有許多小朋友,還有幾個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