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不做全民檢測可以怎樣?

逆境中一起沉著應戰

林哲玄

2022年2月6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接種新冠疫苗是當今最有效減低感染風險和危重病率的方法——這是科學,有研究數據支持:


新加波的新冠疫苗接種率達到全民90.7%,在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的今天,在2月4日前七天每天平均新增患者約六千人(2月4日新增人數為13,208人),死亡率為0.034%。死亡率在英國和美國約 0.3%;南非要再高一些(約0.6%)。研究發現接種疫苗人士患上新冠病毒病比率低於沒有接種疫苗人士,同時疫苗大大減低重病、氧氣需求、入住深切治療和死亡率。


香港為市民提供兩種疫苗免費接種,除了社區接種中心以外,還有醫院、普通科門診、1000多私家醫生診所,還有外展接種車、安老院舍探訪醫生等等多種途徑。政府也剛剛增強院舍接種計劃,只要長者願意接種而健康狀況許可,訪院醫生便可為長者接種。認知障礙長者如果沒有法定監護人的話,醫生在評估合適接種後即可為長者接種新冠疫苗。


香港79.9%人口已經接種起碼一劑新冠疫苗,但是80歲以上長者接種率只有30%。政府在盡力為市民提供接種疫苗的方便途徑以外,也公布了將由2月24日起執行疫苗通行證,屆時沒有接種疫苗人士不可以進入餐廳、酒吧、健身室等地方。


2022月2月3日奧地利強制性新冠疫苗接種法例正式生效;英國早前要求所有醫務人員接種新冠疫苗;希臘強制60歲以上長者接種新冠疫苗;在法國,沒有新冠疫苗接種證明,不可以光顧酒吧、餐廳、健身室和大型社交場合;在美國眾多州份,接種疫苗是上課、上學的先決條件。


下一步,我們必須考慮三個措施:

  1. 加強疫苗適用範圍:除非醫學原因或年齡不適宜接種疫苗,所有市民都必須接種疫苗才能進入公共場所和私營場所、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和上學。

  2. 提前執行疫苗通行證計劃:已經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士率先開始比較正常的社交活動,準備好的機構設施也先行營業;還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士理所當然稍後加入計劃。

  3. 增強醫學追蹤能力:醫學追蹤就是找出與確診者在時空上有明顯重疊的人士。現在由於我們沒有精準的追蹤,同事付出巨大精神時間也只能比較粗略圍堵,以致圍封範圍大、牽涉人數眾,追蹤需時長。實名疫苗通行證結合實時追蹤系統,可有效評估個人暴露風險和精準快速追蹤,將牽涉人數和圍封範圍縮小,減低對市民的影響。安心出行從開始就走錯了路,我們的檢疫設施已經不敷應用,現在不趁疫苗通行證契機加強追蹤功能,疫情只會愈爆愈烈,我們的醫療系統承受壓力必走向崩潰,香港走出疫情的希望只有再次落空。


我呼籲政府正視問題,科學對待抗疫工作,善用疫苗和科技,帶領700多萬人度過難關!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私院套餐為何與濫收相提並論? 林哲玄 2023年2月13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一般香港人都認為套餐比單點「抵食」。開餐廳的朋友說,套餐的食材大批購入,又批量烹調,成本一定比單點低,而且套餐包括餐湯、主菜、甜點和茶啡,也等於包括了這些項目的利潤。既然成本低、利潤項目多,即使打個折扣,總體利潤也比單點高,所以客人「抵食」時,老闆利潤也高一點,是雙贏。 那料醫院收費也有套餐,陷入財困的中大醫院的套餐式

精神健康從何談起? 林哲玄 2023年2月9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三年的疫情沉重打擊了市民,心上的烙印也許不易褪色,甚至留下了一生的遺憾。復常不只是生活的復常、經濟的復甦,更是精神健康的復原。 (一)從市民角度出發 當自己或身邊的親友情緒頻臨崩潰時,到哪裏可以找到援助?是精神科醫生還是社工?是家庭醫生還是學校的老師?是心理學家還是輔導人員?市民也許不一定有頭緒;欲求助而無助正是市民的困境。 家庭

兩地器官移植常規化,受惠的是誰? 林哲玄 2022年12月26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四個月大女嬰芷希由於擴張性心肌病變引致急性心臟衰竭,一度危在旦夕。 今年11月女嬰家長曾公開請求心臟捐贈,卻一直苦無音信,直至12月17日獲得內地一名在意外中頭部重創,腦幹死亡的幼童捐贈心臟。芷希移植心臟之後,生命由倒數變成起步,面前光芒萬丈!在此,我對在痛失孩子時願意捐獻器官幫助別人的內地家長,致以崇高的敬意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