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一起沉著應戰
林哲玄
2022年2月18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確診人數屢創新高,因病離世的有幼童、有長者,社會彌漫一片愁雲慘霧,醫護人員眼看無法留住生命也悲慟不已。急診室外擁擠著等候治療的病人—— 有些恐怕傳染家人,寧願自己在戶外冒著寒風冷雨等候入院也不敢回家,也有年紀老邁或頑疾纏身的高危患者。
醫院的醫護人員為病患竭盡所能,能診治的診治,能安慰的安慰,卻無法改變病床爆滿的現實。大家心急如焚,紛紛提出解決問題的種種構思。難道醫管局的管理層就鐵石心腸,致病人於不顧?我知道不是。幾天下來他們也在探索一切辦法,盡量把病人送回室內,要不,在室外也盡量添置暖氣機。
隔離設施不足夠是殘酷的現實。1月中開始我們每天確診人數18天內增加了18倍;英國Omicron來襲時每天確診人數25天內上升了3.8倍。香港第5波的爆發速度要比英國高六倍。
此時此刻,我們最重要是保持冷靜、沉著應對。如果病情不嚴重,家可是比急症室等候送往隔離治療更穩妥的地方 —— 大部分Omicron患者也是輕症(家裡人有孕婦或低免疫力人士另作別論)。
在家如果有獨立的房間,暫時留在房裡盡量不與家人見面;用餐與家人分開。如果情況容許,安排患者專用洗手間比較妥當,否則毛巾、衣服、牙刷、肥皂跟身,不要放在洗手間內。洗手間用1:49漂白水清潔、一般傢俱用1:99漂白水消毒。家門關閉、窗戶打開,保持空氣流通,稀釋病毒。一般洗衣粉、洗潔精、肥皂都能夠消滅新冠病毒。我建議患者和家人每三天做一次快速檢測。假如出現氣促、發燒、心悸,就馬上召喚救護車送院。
有鍳急診室情況惡劣、冷鋒即致,我建議安老院舍出現多人感染時,安排感染人士和其他人分隔開,馬上通知醫院老人科外展隊,商討是否派醫護人員到院舍診治病人,減少長者暴露在室外的寒風之中。
數以百名的私家醫生和護士都已經報名加入公立醫院的抗疫大軍,無分彼此、上下一心,共同抗疫!
沉著應戰,不恐慌才是現在我們面對危機的應對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