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立法會會議 “2021年施政報告”議案辯論

立法會會議

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


“2021年施政報告”議案辯論


林哲玄議員:

多謝主席。這個環節的主題是持續改善民生,亦有關“走出疫境”。我會主要討論4個跟醫療有關的議題,亦會談談“走出疫境”。


我先談“走出疫境”這議題。第一,我想談談疫苗接種。早幾日我已說過,長者疫苗接種方面,現已初步有解決方案,因為衞生署會聯同醫學機構前往長者院舍,替長者接種疫苗,希望在3月前,即2月底,完成全港院舍長者接種。


但是,小朋友接種疫苗仍未有規模地開始。沒錯,一些疫苗接種中心和私家醫生診所已開始替小朋友接種,但由於學校仍未重開,接種稍為慢了下來。我曾與衞生署商量,因為有一群醫生朋友和護士朋友都很想幫忙,希望可以在這段時間安排學生回校接種疫苗,但實際安排方面相當麻煩。衞生署要求的文書相當多,如果醫生沒有固定診所,例如他本身是公立醫院的醫生,又或者是私人執業的麻醉科醫生,沒有自己診所,基本上無法參加這個計劃,雖然麻醉科醫生每天都替人打針。


在冷凍鏈、針筒針咀棄置等方面,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但電腦系統怎麼辦呢?若要帶電腦系統前往每間學校,那我們是否要先買電腦才能替學生打針呢?學校和醫生要處理的文書十分多、十分繁複,我們十分希望衞生署在這特定時刻拆牆鬆綁,大家一起努力,讓我們都可以到學校替學生接種疫苗。


另一項我想說的事宜是社區隔離設施。政府十分好,在短時間內已找到兩個新屋苑,另外還有不少酒店房間作社區隔離設施。但就這些社區隔離設施,醫管局已表示希望由私人機構營運,我覺得這做法非常不可取。之前,竹篙灣營舍由衞生署主理,用作檢疫設施,但現在竹篙灣已逐步轉變為隔離設施,而衞生署亦開始退場,這麼說,衞生署其實應該至少有人手可以統籌隔離設施。我可以幫手找醫生和私家醫生、護士到那裏幫忙工作,但說到營運,市民又怎可能接受隔離設施完全不是由衞生署負責呢?所以,我希望衞生署會負責統籌隔離設施,而我可以找人幫忙,我相信全港醫護人員也十分樂意幫忙。


另一個我想說的議題,是在疫情下,很多留在家中的人都希望得到遙距醫療服務,這樣,他們至少可以問醫生、問中醫師自己病症情況為何。在此,我想說一說,過去年多兩年,中醫都在提供遙距治療,效果不錯,他們經速遞把藥物送到病人家中,但我們西醫礙於醫務委員會的條例規定,即我們最好先跟病人建立醫患關係才進行遙距醫療,令我們根本無法替新病人進行遙距醫療。縱使病人可能只想問一些很簡單的問題,我們也不敢。希望在這特別情況下,醫務委員考慮一下會否修訂有關這點的規定?


我們知道最近急症室門外有比較多病人等候入院或檢測。我們知道急症室地方和人手有限。剛才我也提過,數以百計的私家醫生已報名到公立醫院幫手。但是,另一項要考慮的事宜,是實際上,我們要面對的不止是有關人手的問題那麼簡單,還有關於地方的問題,尤其有些區域特別多長者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安老院舍一旦出現爆發,受感染人數可能超過100人,如果有這樣大量的人到急症室,香港任何一間急症室都會招架不住。我們應該改變思維,其實大家都知道,家中或院舍未必是最危險的地方,反而在急症室外風吹雨打——尤其冷鋒到——可能更加危險。


有些醫管局同事曾表示,他們可以派外展隊到院舍,尤其是長者院舍,照顧長者,向他們提供醫療服務。如果是這樣的話,其實是否可以考慮,如果院舍出現爆發,由醫管局感染控制人員前往院舍,替院舍考慮如何將受感染和沒有受感染的人士分隔。然後,由醫院或者衞生署派出醫療團隊,在那裏set up一個我們稱為medical command post,可以即時在那裏幫病人進行治療和分發藥物。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我們可以在長者院舍診症、護理、分發藥物、抽血、驗痰——除了不能照X光外,根本大部分醫療程序都可以做到——我們是否可改變一下思維,不一定要入院,在病房才能治療病人呢?我希望政府就此認真作考慮。


思維改變之外,還有一件事。今天開始,政府推出運載感染人士的專屬的士團隊,這是非常好的建議,但我十分關注的士司機有否得到足夠的感染控制訓練。如果的士司機受感染,便會出現很大問題。大家要記得,病人坐在司機後面,而不是前面,所以,如果防護衣穿着不當,受感染的機會便相對高。究竟衞生當局可否告訴我們,這些的士司機受過甚麼訓練呢?當局是否只是向他們提供指引呢?如果是,那是遠遠不足夠的。我們知道網上有些由衞生署和衞生防護中心發放的短片,可讓司機看後稍為理解如何穿着和除下個人防護裝備,但他們實際上更需要現場指導——我看過你如何穿上和除下個人防護裝備,我才會放心你真的懂得怎樣做——否則,若受感染,便會出現很大問題。


我剛才提到中醫正提供遙距治療,但很可惜,在今次抗疫中,中醫所發揮的角色相對少。我很希望藉着這次機會,我們可發展到更好的中西醫結合或者協調治療。我會建議政府在這段時間推出一種我稱之為“新冠醫療券”的醫療券。這種醫療券不再局限於長者使用,任何年齡層人士都可使用,只要是確診人士便可使用來看中醫,也可以用來看西醫。尤其是當該人士還在等候送往隔離的時候,他們可以怎麼辦呢?我希望藉此可在這段時間幫助病人,也幫助中西醫協作發展。


我已說過短期的措施,長遠來說,我們正考慮長遠的醫療發展會是怎樣。香港面對十分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和慢性疾病越來越多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方向應該是將發展重心傾向社會,建造一個社區醫療網絡。我希望見到的醫療網絡,是一人一個病歷,“錢跟病人走”。其實這兩方面已做到,還欠的是第三方面:有統籌的醫療網絡系統。只要有醫療網絡系統,醫生、護士、藥劑師、康復治療人員、化驗所都可在這網絡上共同照顧病人,各司其職,各行各業都可以蓬勃發展。


所以,我們說的不止是社區裏的醫生,當然,我們要強化家庭醫生的角色,將所有慢性疾病盡量轉由社區照顧,以騰空公立醫院主要處理危病、急病和重病的病人。我們看到實際上,不單是一直以來公私營協作的不平衡,更存在專科醫生和家庭醫生的不平衡。我們要推展共同照顧理念。公私營的不平衡剛才已提及,第三項不平衡是醫院和社區之間的不平衡。這三者,即公私營之間、專科醫生和家庭醫生之間,以及醫院和社區之間,都要有無縫的連接和對接,我們才能準備好我們的社區在未來幾十年為越來越多的長者服務。


另外,我最後想提的一點,是我們在人員發展方面,十分着重專業訓練。護理的專業訓練至今仍較緩慢,我希望政府加把勁,推展護士專科訓練。


多謝主席,我謹此陳辭,支持議案。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立法會會議‘訂立“平安三寶” ’質詢

立法會會議 2023年6月28日星期三 ‘訂立“平安三寶” ’質詢 林哲玄議員: 多謝主席。據我理解,有關持續授權書和預設醫療指示的法例暫時尚未通過,但將來在通過後需由醫生替病人或市民進行評估。有關持續授權書的評估屬行為能力評估,而在預設醫療指示方面,似乎是要向該名人士解釋,如果他不接受維生協助會有甚麼後果。 我只想詢問,將來就預設醫療指示立法後,政府方面有否計劃強調醫生的工作是解釋病人接受或不接

“積極推動中醫發展,紓緩醫療系統壓力”議案

立法會會議 2023年6月14日星期三 “積極推動中醫發展,紓緩醫療系統壓力”議案 林哲玄議員: 主席,我很多謝陳永光議員提出的“積極推動中醫發展,紓緩醫療系統壓力”議案。 醫術分為中醫、西醫、脊醫,內地還有藏醫、回醫;世界之大、醫術之多,如星羅棋布;醫術分門派,但病人還是病人。當中醫師勸誡病人不要看西醫、又或西醫警告病人別同時用中藥時,病人無所適從之餘,往往瞞着一頭看兩邊。這無疑是要病人承擔了中

立法會會議“打擊售賣未完稅香煙活動”質詢

立法會會議 2023年5月31日星期三 “打擊售賣未完稅香煙活動”質詢 林哲玄議員首次发言: 多謝主席。據悉,新加坡每支完稅香煙和每個煙包都會印有一個二維碼標籤以作識別,而澳洲於2012年已就所有合法出售的傳統香煙的包裝採用標準化的平素包裝(plain packaging),以資識別。請問政府會否參考相關做法,令私煙無所遁形呢?多謝。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議員剛才的補充質詢可謂一語中的。多個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