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社區治病居家養老 從線上社區醫療網絡開始

社區治病居家養老 從線上社區醫療網絡開始

林哲玄

2022年3月28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疫情兩年,中醫師普遍使用線上醫療為病人視診、開方、送藥;西醫也正急起直追。不難想像疫情後線上醫療成為常態。線上醫療、實體應診、基層醫療、專科醫療、公營醫療、私營醫療還有中醫、西醫、藥劑、護理、康復治療應該如何整合?市民又如何選擇?


坐在輪椅上的陳先生兩星期前中風經急症入院,筆者下筆當天剛從公立醫院出院回家。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還有前列腺肥大;住院時不幸出現肺炎併發和骶骨後褥瘡。


陳先生每天服用血壓藥兩種、糖尿藥兩種、降膽固醇藥一種、前列腺藥一種,還有治療肺炎的抗生素一種,共七種藥物,有的早上服,有的晚上服,有早晚服還有餐後服。出院時醫生囑咐他到普通科門診護理傷口、每星期兩次到醫院接受物理醫療,四個星期後回公立醫院專科門診復診。


照顧陳先生的陳太太可苦了,每天推着輪椅穿梭於門診、醫院和家,照顧陳先生的大小便和飲食、從輪椅搬上床,還要定時翻身、每天抹臉洗澡。

如果我們的社區醫療網絡建成了,陳先生的治療會不同嗎?


到時,社區裏有私人執業護理團隊、物理治療師、藥劑師主理的藥房,當然還有中醫師和西醫。陳先生通過醫療券付費便可安排私營社區護士家訪處理傷口、到中醫師診所接受針炙治療,也可以到就近的私營物理治療中心接受康復治療而不必舟車勞頓前往公立醫院。


中、西醫紀錄、傷口狀況、康復進展、化驗報告等整合到統一的線上病歷系統(例如醫健通),家庭醫生復診時病情進展便一覽無遺,要增減護理、康復治療和調節藥物劑量自然得心應手。


復診可以通過線上醫療系統與家庭醫生視診;藥物可以由陳太太到診所代領,或者由醫生發出數碼處方到陳先生居所附近的藥房配藥。如果藥房由藥劑師主理,陳先生還可得到藥劑師詳細解釋藥物服用的注意事項。家庭醫生還可以發出數碼指示安排病人到附近的化驗所抽血、心電圖和X光,報告上載線上醫療系統。需要時當然也可以安排病人到公立醫院專科門診復診(如果合適也可以線上視診)。


陳先生的故事並非虛構,而是日常發生在我們的身邊;虛構的是社區醫療網絡和線上醫療系統。家庭醫學以病人為本,由家庭醫生與專科醫生共同訂定治療方案,轉介各醫療衞生專業分頭執行。這是基層醫療的中心概念,在陳先生的個案中表露無遺。


香港急需發展社區醫療網絡配以開放式的線上醫療平台,讓家庭醫生、中醫師和各醫療護理單位在線上線下提供多樣性、相互協調的全天候醫療服務,以應對人口老化、慢性疾病增加的挑戰,真正為市民做到「社區治病、居家養老」。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林哲玄|大灣區醫療服務發展的七大考量 林哲玄 2023年5月18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民生無小事,民生不可以缺少醫療。一小時生活圈也不能缺少適合市民的醫療服務;大灣區醫療服務發展須從市民角度思量。 長者醫療劵 長者醫療劵過了深圳河,就只能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和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華為社康中心)使用。在9+2的大灣區,香港以外就僅有「一城兩點」可用,旅居肇慶、惠州的港人到深圳就醫不比回港方便

從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看到北上青年的契機 林哲玄 2023年4月23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2023年4月21至24日,行政長官率領政府官員及立法會全體議員訪問深圳、佛山、東莞和廣州,隨團還有港澳辦和中聯辦的領導。大灣區之行由政務司司長和立法會主席擔任副團長。近百人大隊搭乘旅遊巴從立法會出發前往第一站深圳與市領導在五洲賓館交流晚宴。這些,報章都已經報道了。 第二天上午我們參觀了比亞迪和大疆。比亞迪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