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政綱看來任政府

從政綱看來任政府

林哲玄

2022年5月1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30多頁的政綱,不長,基本上易讀、易懂。李家超先生的政策綱要可以簡單理解為強化政府治理能力、拋開官僚程序全速解決市民安居問題、重拾香港整體競爭力、安撫民生並讓新一代上流有望。


香港虛度了豈止十年光陰,在政治掛帥、爭議不絕的年代,議會內吵鬧不停、法院內司法覆核不斷,加以傳媒的催化,各種議題爭鬧南轅北轍而鮮有共識,議會失效、政令不行、民生發展停滯,苦害的還是老百姓。今天議會恢復良性監察政府的角色,我們需要坐言起行的行政長官、勇於執行的政務官員和有效的跨部門統籌,利民措施才有望及時落到實處。


據我接觸,政府官員多是敬業樂業、為民請命的有能之士,但渾渾噩噩、官僚八股,「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不關我事的萬萬不管」的「公務員」仍在,雖然不多,但放在前線就苦了市民。「十個政績補不了一個投訴」、「輕輕鬆鬆又到放工」、「無無聊聊又到五點」的心態根深蒂固,炒不得、不易炒變成官僚主義的擋箭牌。這些人在議會見不到,到前線看看就心領神會。


一個屯門區數個核酸監測中心,有的排隊7個小時,有的排隊3個小時,市民在隊尾完全不知道排隊需時多久,更不知道原來有短個幾個小時的選擇。即使在中心內掛個資訊牌子,市民也要排完7個小時才看見,有用嗎?「公務員心態」就是到隊尾貼個通告也不做。我知,因為我在當場。問問上面,局方說已早敦促當區負責人通知市民了。排隊的市民,有80多歲的婆婆,有考試期間的學童,撐著拐杖、拿著書本在寒風中沒有投訴,默默排隊。香港人真善良可愛!


一次疫情大爆發,安老院舍成為重災區,急症室哀鴻遍地、不忍卒睹。安老事務必須翻天覆地的改革,不只是大修、更不是小修小補。要從長者的角度出發,以人為本,想想自己老了,起碼需要什麼生活、多大空間、多少照顧和什麼樣的醫療;從頭規劃個人空間、生活質素,才算是以長者本位的安老政策。安老護理應該專業化,讓安老護理成為一門專業,有進修、專業註冊、晉升的事業階梯;安老護理也應當科技化,例如以遙距個人維生指標監察儀實時監察健康狀態和召喚救護。


正如政綱內醫療篇章所指,疫後檢討包括醫管局和定時演練是為未來不測作最佳的準備。醫管局應變速度和容量反映其管治能力,固然有檢討空間;疫情揭示了醫療衛生當局沒有充分運用私營醫療體系幫忙抗疫,也沒有充分善用中醫;這幾方面我希望都屬於檢討的範圍。


「醫療融入大灣區」縱使常掛口邊,具體例子卻不多,主因是找不到雙方珍惜的切入點。內地與香港的醫藥研發確有長足發展,但是香港藥物註冊參考機制排除內地註冊機構,以致藥物在港註冊極其困難(我已經去信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主席亦已要求政府書面答覆)。


罕見疾病雖說罕見,對於患者來說,病發率就是100%,是每天面對的困難。罕見疾病個案少、藥物貴,以致香港多麼盡力也始終經驗有限、資源也匱乏。反之,在國家衛健委同意下、北京協和醫院和各大專業科研機構成立的全國性非營利《中國罕見病聯盟》 掌握的經驗更多、治療方案和藥物也更豐富。罕見疾病治療和研究大有成為香港醫療融入大灣區的先行者,李先生不妨考慮。


篇章有限,我在其他範疇的經驗更十分有限;簡短的分析評論盼望拋磚引玉,得到各界智者雅正,也作為對來任政府的一點意見和建議。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林哲玄|香港的醫療困境:四大解決方向

文:林哲玄 解決市民的醫療困難要多管齊下,盡量善用香港所有醫生服務市民是要點之一,包括提供公共醫療服務。政府要有系統、合理地推進公私營醫療協作,向願意提供公共醫療服務的醫生採購合適的服務,彌補公立醫院容量的不足。作為起步,採購價格應以公立醫院成本作為釐定基礎。...

林哲玄|香港的醫療困境:公私營合作欠彈性

文:林哲玄 輪候公立醫院排期,小病等到危疾,看私家專科醫生又貴,將來,我們都到內地看病嗎?還有其他的辦法嗎?首先合理推動公私營協作策略性採購,香港肩負承擔港人醫療服務的主體責任,不應該卸責周邊城市。個別病種或個案與周邊城市合作當然可以,合作應是雙向的,互惠互利的;其次善用本...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