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應對第六波挑戰調兵遣將刻不容緩

為應對第六波挑戰調兵遣將刻不容緩

林哲玄

2022年6月2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放寬了社交距離的措施亦鬆懈了人心,加上第五波築起的群體免疫力逐漸消退,都隨時引爆第六波疫情。變異病毒株的潛伏期如果比7天的隔離期長,便極可能突破防疫圍牆。第五波香港付出的代價十分沉重,市民承受切膚的傷痛。


第六波如箭在弦,我試舉出8點建議應對危機:

  1. 重中之重還是加速疫苗接種,目標是入夏前提升長者和兒童的接種率達至95%以上。醫護和政府已經全力以赴為市民接種,欠的是未曾接種疫苗市民的積極回應。

  2. 疫情一旦爆發應由普通科門診和家庭醫生,共同築起第一道防線在社區醫治新冠患者,讓輕症患者回家隔離或到「方艙醫院」暫住。醫院只接收嚴重患者,從而穩住公立醫院體系。可是直到今天我還看不到政府與家庭醫生協調具體的社區治療方案,也未曾聽聞醫院舉行演習應對爆發。個人認為家庭醫生的特效藥依然需要由醫管局提供,政府也必須保證參與抗疫醫生的個人保護裝備、消毒物資供應充裕。參與治療新冠患者的醫生的名錄和診治時段必須及時公佈讓市民知曉;醫生應該撥備時間把新冠患者與其他病人時空分開從而減少感染風險。政府有責任派出工程人員檢測診所換氣量並提供必須的改裝, 以減低感染風險。

  3. 安老院舍和殘疾院舍是第五波疫情的重災區,為免重蹈覆轍,現在就必須制定緊急撤離方案和安置居所,包括醫療、護理人員的調配和交通安排。

  4. 馬上演習重啟方艙醫院和應急醫院,包括床位準備、人員調配、物資、器材、能源和交通物流等的配合。

  5. 與中央敲定內地醫護和安老人員來港馳援的方案。

  6. 物資準備: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今天就開始物資本地儲存和加強物流能力。

  7. 組織緊急指揮部和參謀並敲定人員,隨時接管抗疫總指揮工作。

  8. 不排除任何措施,包括全民檢測和科技追蹤。進行全民檢測的客觀條件今天就要訂立,也需要為物資和財政做個預算。

口罩、個人衛生、社交距離人人有責,不贅。上述八項不宜再拖。拋磚引玉,希望專家斧正,更希望政府坐言起行,不要兵臨城下時惶惶不可終日。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私院套餐為何與濫收相提並論? 林哲玄 2023年2月13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一般香港人都認為套餐比單點「抵食」。開餐廳的朋友說,套餐的食材大批購入,又批量烹調,成本一定比單點低,而且套餐包括餐湯、主菜、甜點和茶啡,也等於包括了這些項目的利潤。既然成本低、利潤項目多,即使打個折扣,總體利潤也比單點高,所以客人「抵食」時,老闆利潤也高一點,是雙贏。 那料醫院收費也有套餐,陷入財困的中大醫院的套餐式

精神健康從何談起? 林哲玄 2023年2月9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三年的疫情沉重打擊了市民,心上的烙印也許不易褪色,甚至留下了一生的遺憾。復常不只是生活的復常、經濟的復甦,更是精神健康的復原。 (一)從市民角度出發 當自己或身邊的親友情緒頻臨崩潰時,到哪裏可以找到援助?是精神科醫生還是社工?是家庭醫生還是學校的老師?是心理學家還是輔導人員?市民也許不一定有頭緒;欲求助而無助正是市民的困境。 家庭

兩地器官移植常規化,受惠的是誰? 林哲玄 2022年12月26日 橙新聞 - 議事堂 四個月大女嬰芷希由於擴張性心肌病變引致急性心臟衰竭,一度危在旦夕。 今年11月女嬰家長曾公開請求心臟捐贈,卻一直苦無音信,直至12月17日獲得內地一名在意外中頭部重創,腦幹死亡的幼童捐贈心臟。芷希移植心臟之後,生命由倒數變成起步,面前光芒萬丈!在此,我對在痛失孩子時願意捐獻器官幫助別人的內地家長,致以崇高的敬意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