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已於2023年2月22日發表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林哲玄議員在征集業界意見後,就財政預算案的開支部分向政府當局提出書面問題。現將關於專職醫療的問題及政府回應摘錄如下。
(請點擊左側 > 圖標以瀏覽政府回覆)
問題1:幼童屈光問題十分常見,及早發現有助於減少對幼童發育和學習的影響,也提供窗口介入治療。事實上,及早治療已證實能有效緩減近視加深速度。可惜香港沒有幼童屈光檢驗的普及檢測計劃,低收入家庭也無法獲得資助。在基層醫療「重預防」的原則下,政府會否推出幼童普及屈光檢測,並提供資助予基層家庭?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轄下的母嬰健康院為初生嬰兒至5歲兒童提供全面的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的服務。根據健康及發展監察計劃,母嬰健康院的醫護人員透過常規面談監察兒童的視覺發展。懷疑視力異常的兒童,會獲轉介至專科醫生接受評估。母嬰健康院亦為合資格的4至5歲兒童(包括低收入家庭的兒童)提供免費的學前兒童視力普查服務,目的是及早發現視力異常(包括嚴重的屈光問題)的兒童,以便轉介他們到眼科專科醫生作進一步的視力評估及治療,保障他們的視力及視覺發展。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轄下的學生健康服務中心亦免費為所有合資格的小學生(包括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於身體檢查時作視力測試。這項測試是一個篩查的檢測,目的是及早發現學生的視力問題,並評估該問題是否已妥為矯正(例如配戴合適的眼鏡)。學生如果已配戴眼鏡,他們在接受視力測試時,會戴上自己的眼鏡進行測試。如果學生未能通過視力測試,會獲轉介到學生健康服務轄下的健康評估中心,接受視光師進一步的視力評估。
問題2:財政司司長強調,會為基層醫療預留足夠財政資源。政府可否告知本會,預算案當中如何確保各專職醫療系統能及早為有需要的市民進行所需的評估和治療,特別是身體及精神心理病患的預防和診治?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根據2022年12月推出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藍圖》),政府會逐步加強各醫療專業人員在提供基層醫療服務中的角色,包括提供相關的學士學位和研究生教育及臨床實習機會,並在基層醫療署架構下建立專業主導和實證為本的醫療模式及協定護理流程,再配合必要的轉介流程,讓他們成為協調及連貫的社區基層醫療體系的一部分。
《2022年施政報告》提及政府在基層醫療下會善用跨專業醫療人員服務,包括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容許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可於指定情況下,免轉介直接服務病人。我們會與輔助醫療業管理局和相關持份者跟進,適時提交立法建議。
此外,由2023年起,政府會推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共同治理先導計劃」),透過「一人一家庭醫生」和跨專業公私營協作模式,讓市民在私營醫療界別就目標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和糖尿病)接受篩查和治理。初次確診目標慢性疾病的患者會由家庭醫生跟進,並按參考概覽獲提供政府資助的醫療服務。為配合「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會繼續支援患者更妥善控制病情和預防併發症,協調和安排患者獲資助接受合適的跨專業治療(包括物理治療、營養諮詢、視光學評估及足病診療等服務)。整套計劃旨在以共同承擔模式,吸引及保留參加者在社區持續接受慢性疾病治理。除醫療服務外,參加者亦可獲得全面健康評估、個人生活方式調整建議及社會支援。「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的主要服務對象為初次確診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並不涵蓋正在公營醫療系統內接受治療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政府會資助約一半檢查及治療費用。「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的服務範圍及內容細節(包括參加資格)正在擬訂中,大約會於2023年第三季公布。
問題3:特區政府推動基層醫療,策略特別着重疾病預防,立意良好,但在執行過程中需要不斷豐富完善。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需要脊醫的照顧,如今,前線醫生尤其是骨科以及物理治療師疲於奔命,他們的壓力亟待減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政府推行基層醫療,會否加入脊醫服務,令市民有更多選擇?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脊醫屬於須按《脊醫註冊條例》(第428章)進行法定註冊的醫療專業人員。前食物及衞生局委託機構進行《醫療人力推算2020》,根據當中的推算,在2020至2040年的中短期內脊醫人手充足,到2040年會有172名相當於全職人員的過剩人手。截至2023年2月28日,香港共有315名註冊脊醫。
根據《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政府會進一步發展以地區康健中心(康健中心)服務模式為基礎的地區為本、家庭為中心的社區醫療系統,重點透過服務協調、策略採購及醫社合作,橫向整合和協調地區為本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以及透過指定慢性疾病的協定護理流程及訓練有素的基層家庭醫生,縱向整合和銜接第二層和第三層醫療服務。因此,政府會逐步強化康健中心的角色,包括統籌社區基層醫療服務、擔當支援基層醫療醫生的個案經理,以及作為連繫公私營跨專業醫療人員和社會各界的地區服務樞紐。
現時跨專業醫療人員廣泛參與各類病症的基層醫療服務,特別是慢性疾病及長期護理,為有效協調跨專業團隊以提供全面的基層醫療服務,政府會繼續為各類醫療專業人員制訂《基層醫療指南》的分支名冊。脊醫等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的分支名冊,亦會在稍後階段制訂。